试验设备

ldquo中山大学rdquo号首

发布时间:2022/5/11 17:59:35   

入泊即为上岗,“中山大学”号肩负使命,“雷伊”台风过后即刻扬帆起航,于年12月22日至27日开启了第一次科考设备验收航次,中山大学校史博物馆徐俊忠教授担任航次领队,带领全体人员乘风破浪、一往无前。让我们一同回顾那个冬季的精彩瞬间吧!

航次合影

科考试航任务历时5天,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船载科考设备海试验收、大气与海洋科考作业及临时党支部专题学习。船员、涉海院系师生、技术保障队伍共95人参与了此次航次。

一、设备验收

船载自动气象站、船载海气通量测量系统、走航剖面观测系统(MVP)、表层海水多参数测量系统、重力仪等5台船载科考设备在航次中验收,为科考作业提供了坚实硬件基础,为开展多学科交叉科学研究试验提供数据条件。

自动气象站现场验收

海气通量测量系统现场验收

走航剖面观测系统(MVP)现场验收

表层海水多参数测量系统现场验收

重力仪现场验收

二、科考作业

大气科学学院、海洋科学学院、测绘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多个涉海院系师生荟聚,围绕大气海洋分组协作开展沿线航线观测作业,涉猎范围涵盖大气环境观测、大气探空观测、CTD观测及海水取样等。在大气观测中,大气物理组通过船载自动气象站与船载海气通量观测系统分别完成对海面气象要素及海气界面通量的观测,凭借GPS探空系统开展大气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垂直廓线等变量的数据测量工作;大气化学组则以痕量气体和气溶胶颗粒物为研究对象,运用在线观测与离线分析的手段深入调研冬季南海大气气溶胶的物理化学特征,为南海大气污染防控、环保政策、数值模式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运行中的观测设备

高空探测

在海洋观测中,科考人员采用走航观测、站点观测与水样采集等多种方式,测量海水温度、盐度、叶绿素、溶解氧、光学参数、重力环境参数等,并对不同深度海水、生物标本进行采集与化学分析,由此对冬季季风下南海陆架环流、水团特性及南海北部重力环境形成更为清晰的认识,为今后海洋化学、生物研究提供样本材料。

物理海洋观测

海洋生物拖网观测

CTD观测

船员们采用动态休整方式,在保障船舶安全航行与科考人员生活需求的同时,全力协助设备验收与科考作业,彰显高超技能与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党组织生活

“中山大学”号成立科考设备验收航次临时党支部,由科研骨干担任支部委员,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作用。试航途中,临时党支部充分利用海上移动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增强海洋强国理想信念教育。

成立临时党支部的通知文件

01

海洋强国战略研习交流会

科考党员在临时党支部书记刘岚同志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战略的系列重要论述。

海洋强国战略研讨会

习总书记的论述铿锵有力,意蕴深远,刻印在每一位党员心中。敞开心扉的研讨交流使党员深刻认识到“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历史渊源与世界意义,明辨了“中山大学”号对海洋强国纵深发展的建设蓝图,坚定了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奋勇当先向海求索的使命担当。

党员分享学习心得

02

“摇摆课堂”——海洋科普报告会

秉承理论在实践中巩固,兴趣在科普中强化的理念,本次试航开展了三次科普讲座活动,共9场海洋专题科普报告。各位教授、副教授结合自身经历与研究领域,从海洋科考的发展历程、科考经历、大气海洋科研进展等方向作了学术报告,演绎了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党员们在随风浪颠簸的“摇摆课堂”中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和热情的学术讨论,厚植了海洋探索的情怀与科研报国的理想根基。

徐俊忠教授讲述中山大学发展历程与海洋渊源

刘岚教授分享西沙综合科考经历

黎伟标副院长讲述台风故事

于卫东副院长讲述南海放眼全球海洋

韦峻教授分享海洋观测与数值模拟

陈生教授介绍6小时降水预报模式

冯伟教授讲述海洋测绘科学

韩博副教授分享北极科考经历

胡晓明副教授分析全球变暖及其预估不确定性

从万米高空到万米海底,向着星辰大海扬帆起航,“中山大学”号科考船这一深海勇士的年求索之旅即将启程,让我们一同期待吧!

---ATMOS---

来源:海洋科学考察中心

编辑:刘雨非

责任编辑:李佳倩

初审:叶玮茵

审核:于卫东

审核发布:郑慧

欢迎投稿

mediaofsas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4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