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设备

2021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

发布时间:2023/2/21 0:29:06   

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资料

第一部分城镇道路工程

考点1路面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注:砌块路面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时,设计年限为10年;采用石材时,为20年。

考点2城镇道路分级

快速路:应实现交通连续通行;单向设置不应少于两条车道,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以集散交通的功能为主,兼有服务的功能。支路宜与次干路与居住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的连接线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服务功能为主。

考点3  城镇道路路面分类

1.按路面结构类型分类

道路路面可分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砌块路面三大类:

沥青路面面层类型包括沥青混合料、沥青贯入式(先石后沥青)和沥青表面处治(先沥青后石)。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交通等级道路;沥青贯入式与沥青表面处治路面适用于中、轻交通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类型包括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与钢纤维混凝土,适用于各交通等级道路。砌块路面适用于支路、广场、停车场、人行道与步行街。(人只逛不停)

考点4

黑色=沥青类=柔性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刚度:抵抗变形能力。指标:变形量、弯拉应变。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白色=水泥混凝土=刚性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强度:抵抗破坏能力。指标:弯拉强度。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

考点5

道路结构由:面层、基层、路基组成。

考点6路基分类

根据材料不同,可分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路基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半填、半挖: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

考点7

挖方地段要留好横坡,做好截水沟。明挖基础上灌注墩台第一层混凝土时,要防止水分被基础吸收或基顶水分渗入混凝土而降

低强度。

明挖基础上灌注墩、台第一层混凝土时,要防止水分被基础吸收或基顶水分渗入混凝土而降低强度。

考点8性能主要指标

整体稳定性变形量控制

考点9路基填料

1.高液限黏土(特点:含水量比较高、透水性低、稳定性比较差)、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于做路基填料。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考点10面层的性能要求

平整度承载能力温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声量

考点11

考点12OGFC:降噪排水路面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为:上面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中下面层采用密集配沥青混合料。这种组合既满足沥青路面强度高、高低温性能好和平整、密实等路用功能,又实现了城市道路排水降噪功能。

考点13  结构组成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纤维素拌合而成;这些不同质量和数量的材料混合形成不同的结构,并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

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强度:

主要由矿物颗粒之间的内摩阻力和嵌挤力,以及沥青胶结料及其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所组成。

考点14

考点15沥青主要技术性能

稠度;塑性;温度稳定性;大气稳定性;水稳性(大叔愁温水)。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用量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20%,SMA、OGFC不宜使用天然砂。

考点16热拌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类型

考点17垫层

在温度和湿度状况不良的环境下,水泥混凝土道路应设置垫层,以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基土湿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宜加设半刚性垫层。垫层的宽度应与路基宽度相同,其最小厚度为mm。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半刚性垫层宜采用低剂量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土类材料。

考点18  水泥混凝土道路基层作用

防止或减轻由于唧泥导致的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与垫层共同作用,可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混凝土面层提供稳定而坚实基础,并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

考点19

特重交通宜选用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重交通道路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中、轻交通道路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湿润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

考点20

考点21基层

为防止下渗水影响路基,排水基层下应设置由水泥稳定粒料或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

考点22  面层(接缝)

1.纵向接缝与线路中线平行,并应设置拉杆。横向接缝可分为横向缩缝、胀缝和横向施工缝,快速路、主干路的横向缩缝应加设传力杆;在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筑物处、板厚改变处、小半径平曲线等处,应设置胀缝。

考点23混凝土面板施工(接缝)

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胀缝应设置胀缝补强钢筋支架、胀缝板和传力杆。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宽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上部灌填缝料,下部安装胀缝板和传力杆。

传力杆的固定安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端头木模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另一种是支架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

填缝料的充实度根据施工季节而定,常温施工与路面平,冬期施工宜略低于板面。

考点24

水泥混凝土面层自由边缘,承受繁重交通的胀缝、施工缝,小于90°的面层角隅,下穿市政管线路段,以及雨水口和地下设施的检查井周围,应配筋补强。

考点25  抗滑构造

1.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较大的粗糙度,即应具有较高的抗滑性能,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因此可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形成一定的构造深度。

考点26

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淡化海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可用于支路。

考点27

1.钢筋的品种、规格、成分,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具有生产厂的牌号、炉号,

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并经复试(含见证取样)合格。

考点28材料要求

考点29不同形式挡土墙的结构特点

考点30

施工中应按设计规定施作挡土墙的排水系统、泄水孔、反滤层、结构变形缝。

考点31挡土墙结构受力三种压力中,

主动土压力最小;静止土压力其次;被动土压力最大,位移也最大。

考点32  路基施工特点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处于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在工程施工区域内的专业类型多、结构物多、各专业管线纵横交错;专业之间及社会之间配合工作多、干扰多,导致施工变化多。市政公用工程通常具有专业工程多、地上地下障碍物多、专业之间及社会之间配合工作多、干扰多,导致施工变化多。

考点33

考点34交通导行方案(整体思路/措施/实施/注意事项/交通安全)

占道获批准(交通、道路管理部门),修临时便线、便桥。划分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设围挡,控范围、时间,保安全。设交通标志、隔离设施、夜间警示信号。5.(1)设专职交通疏导员:协助交警;

作业人员:教育、培训、考核,签订《施工交通安全责任合同》;居民:创条件(照明、便桥、警示灯)。

考点35

考点36

新建地下管线施工原则: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考点37

当原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0m,台阶顶面向内倾斜。

考点38

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1.mm以上:机械填土、机械夯实;

2.mm以下:人工填土、人工夯实或小型机夯,且分层、  对称、高差不超标。

考点39路基施工要点

填土路基根据测量中心线桩和下坡脚桩,分层填土、压实。路基填方高度应按设计标高增加预沉量值。碾压“先轻后重”,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

考点40  挖土路基

挖土时应自上向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开挖。机械开挖时,在距管道边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在距直埋缆线2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到设计标高的压实量。压路机不小于12t级,碾压应自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碾压时,应视土的干湿程度而采取洒水或换土、晾晒等措施。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

考点41  石方路基

修筑填石路堤应进行地表清理,先码砌边部,然后逐层水平填筑石料,确保边坡稳定。先修筑试验段,以确定松铺厚度、压实机具组合、压实遍数及沉降差等施工参数。填石路堤宜选用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25t以上轮胎压路机或2.5t的夯锤压(夯)实。路基范围内管线、构筑物四周的沟槽宜回填土料。

考点42质量检查与验收

检验与验收项目:主控项目为压实度和弯沉值;一般项目有路床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及路堤边坡等要求。路基压实度检验频率为范围和点数:范围:每m2。点数:每层一组(3点)。

检验方法:细粒土用环刀法,粗粒土用灌水法或灌砂法。细粒土:粘性土、粉性土。粗粒土:砾石、卵石。

考点43路基压实施工要点

1.试验目的主要有

压实方式(工)、压实遍数(工)。

虚铺厚度(料)、预沉量值(料)、机具组合(机)。

考点44路基压实

压实方法(式):重力压实(静压)和振动压实两种。土质路基压实应遵循的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碾压应从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压路机轮外缘距路基边应保持安全距离。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防止漏夯,要求夯击面积重叠1/4~1/3。

考点45

考点46适用范围如何选择

基层可分为基层(上)和底基层。基层(上):无机结合料不能有石灰、粒料不能有土。

底基层: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都行。

考点47城镇道路基层施工技术

材料与拌和运输与摊铺压实与养护

考点48石灰稳定土基层与水泥稳定土基层

1.材料与拌合

石灰、水泥、土、集料拌合用水等原材料应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材料配比设计。城区施工应采用厂拌(异地集中拌合)方式,不得使用路拌方式;以保证配合比准确且达到文明施工要求。应根据原材料含水量变化、集料的颗粒组成变化,及时调整拌合用水量。稳定土拌合前,应先筛除集料中不符合要求的粗颗粒。宜用强制式拌合机进行拌合,拌合应均匀。

考点49运输与摊铺

拌成的稳定土类混合料应及时运送到铺筑现场。水泥稳定土材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h。(解释:时间过长,水泥初凝,影响混合料的压实度和骨料之间的粘结。)

运输中应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为5℃。

考点50

1.土工合成材料:以人工合成的聚合物为原料制成的各类型产品,是道路岩土工程中应用的合成材料的总称。它可置于岩土或其他工程结构内部、表面或各结构层之间,具有加筋、防护、过滤、排水、隔离等功能。

考点51

1.台背路基填土加筋: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以减少路基与构造物之间的不均匀沉降。

考点52

考点53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包括

运输摊铺压实接缝处理开放交通

考点54

1.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运料车车厢板,装料前应喷洒一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运输中沥青混合料上宜用篷布覆盖保温、防雨和防污染。

总结: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部位

运料车车厢板。摊铺机受料斗。压路机钢轮。(还可用雾状水,严禁柴油)

考点55

摊铺前应提前0.5~1h预热摊铺机熨平板使其不低于℃。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6m/min的范围内。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中、上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或滑靴并辅以厚度控制方式。

考点56压实成型

压实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状态完好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根据摊铺完成的沥青混合料温度情况严格控制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时机。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mm,各层压实度及平整度应符合要求。初压目的:找平复压目的:增加密实度终压目的:消除轮迹

考点57

1.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以增加路面不透水性,其总质量不宜小于25t。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对粗骨料为主的混合料,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厚度宜大于30mm),振动频率宜为35~50Hz,振幅宜为0.3~0.8mm。解释:对于密配沥青混合料由于骨料偏小且级配连续,由于轮胎压路机的具有搓揉作用,使压实层颗粒不破坏而相嵌挤,均匀密实。

考点58接缝

最好形成热接缝,如形成冷接缝处理办法:纵缝:刨毛槎-清缝-刷粘层油-铲走被软化旧料-跨缝碾压横缝:清除厚度不符要求的部分(3m直尺检查)-刨毛槎-清缝-刷粘层油-铲走被软化旧料-4.先横向碾压-在纵向碾压

考点59

考点60水泥混凝土道路面层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搅拌、运输、浇筑施工、接缝、养护、开放交通。切缝: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等级;切缝时候切割机刀片不能使混凝土产生非边的时候才能切缝。

考点6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搅拌和运输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指标要求。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高温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h(失去可塑性),低温施工时,终凝时间不得大于10h(硬化不足,达不到强度)。

考点62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胶比中水灰比的确定应在满足弯拉强度计算值和耐久性两者要求的水灰比中取小值。水灰比=水的质量/水泥质量;水胶比=水的质量/所有胶凝材料的质量。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等。根据粗骨料种类和适宜的坍落度,按规范的经验公式计算单位用水量,并取计算值和满足工作性要求的最大单位用水量两者中的小值。混凝土工作性: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塌落度等。根据水胶比计算确定单位水泥用量,并取计算值与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小单位水泥用量中的大值。

考点63混凝土面板施工

1.模板

(1)宜使用钢模板,钢模板应顺直、平整,每1m设置1处支撑装置。如采用木模板,应质地坚实,变形小,无腐朽、扭曲、裂纹,且用前须浸泡,木模板直线部分板厚不宜小于50mm,每0.8~1m设1处支撑装置;弯道部分板厚宜为15~30mm,每0.5~0.8m设1处支撑装置,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及模板顶面应刨光。模板制作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考点64开放交通

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且填缝完成后,方可开放交通。

考点65基底处理要求

基底的不均匀垂直变形导致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局部脱空,严重脱空部位的路面板局部断裂或破碎。基底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开挖式基底处理,即换填基底材料;另一种是非开挖式基底处理,即注浆填充脱空部位的空洞。开挖式基底处理。将破坏部分凿除,换填基底并压实后,重新浇筑混凝土。这种常规的处理方法,工艺简单,修复也比较彻底,但对交通影响较大,适合交通不繁忙的路段。非开挖式基底处理。采用从地面钻孔注浆的方法进行基底处理,灌注压力宜为1.5-2.0MPa。使用比较广泛和成功的方法。

考点66雨期施工基本要求

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调整施工步序,分段施工。在料场和搅拌站搭雨棚,或施工现场搭可移动的罩棚。建立完善排水系统,防排结合;并加强巡视,发现积水、挡水处,及时疏通。道路工程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考点1桥梁的基本组成

第二部分城市桥梁工程

考点2

桥头搭板:防止路桥交接处的沉降,在桥台和填土之间,车辆行驶有一个缓冲作用。

考点3桥梁高度

1.指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指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距离,简称桥高。

考点4桥下净空高度

1.设计洪水位、计算通航水位或桥下线路路面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考点5建筑高度

桥上行车路面(或轨顶)标高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考点6桥梁分类

考点7

模板、拱架和支架自重;↓新浇筑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圬工、砌体的自重力;↓施工人员及施工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的荷载;↓振捣混凝土时的荷载;↓←→新浇筑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压力;←→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向冲击荷载;←→设于水中的支架所承受的水流压力、波浪力、流冰压力、船只及其他漂浮物的撞击力;↓其他可能产生的荷载,如风雪荷载、冬期施工保温设施荷载等。↓

考点8

1.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中应设施工预拱度。施工预拱度应考虑下列因素

设计文件规定的结构预拱度;支架和拱架承受全部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处的挤压和卸落设备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支架、拱架基础受载后的沉降。

考点9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制作与安装

支架和拱架搭设之前,应按《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要求预压地基合格并形成记录。支架立柱必须落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立柱底端必须放置垫板或混凝土垫块。支架地基严禁被水浸泡,冬期施工必须采取防止冻胀的措施。支架

支架被水浸泡措施不严重:晾晒;较严重:加干拌灰土以吸收多余水分(改良),并重新夯实;严重:浸的地基土挖去,回填含水率低的土壤(换填),并重新夯实;

分层按部位环刀取样,进行容重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考点10

1.支架通行孔的两边应加护桩、限高架及安全警示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灯。施工中易受漂流物冲撞的河中支架应设牢固的防护设施。

考点11

施工脚手架、便桥须设立独立的支撑体系,不得与支架或拱架公用同一个支撑结构。施工脚手架在完工后最先拆除,而支架或拱架要等结构凝固到一定强度才能拆除。

考点12

1.当采用充气胶囊作空心构件芯模时,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胶囊在使用前应经检查确认无漏气。从浇筑混凝土到胶囊放气止,应保持气压稳定。使用胶囊内模时,应采用定位箍筋与模板连接固定,防止上浮和偏移。胶囊放气时间应经试验确定,以混凝土强度达到能保持构件不变形为度。

考点13

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施工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还应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专家论证。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隧道模等工程。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及以上。

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kN及以上。

考点14专项方案的专家论证

1.专家论证会的参会人员应当包括

专家;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有关勘察、设计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人员;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授权委派的专业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

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专业监理工程师。

考点15专家组成员构成

专家应当从专家库选取,符和专业要求且人数不得少于5名。与本工程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

考点16评标委员会构成

1.5人以上单数(招标人的代表+技术经济专家);

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不得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已经进入的应当更换;专家随机抽取,招标人代表直接确定;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考点17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承重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结构棱角不损坏时方可拆除,混凝土强度宜为2.5MPa

及以上。

考点18

支架、脚手架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搭设和拆除。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应定期体检,不适合高处作业者,不得进行搭设与拆除作业。进行搭设与拆除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考点19

1.焊工作业时必须使用带有滤光镜的头罩或手持防护面罩,戴耐火的防护手套,穿焊接防护服和绝缘、阻燃、抗热防护鞋;清除焊渣时应戴护目镜。

考点20城市管道维护

1.作业人员必要时可戴上防毒面具、防水衣、防护靴、防护手套、安全帽等,穿上系有绳子的防护腰带,配备无线通信工具和安全灯等。

考点21

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不得以其他钢筋替代,且其使用时的计算拉应力应不大于50MPa。混凝土桩制作(1)预制构件的吊环位置及其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HPB

级热轧钢筋制作,严禁以其他钢筋代替。

考点22

考点23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解释:非常规起重吊装主要特征:使用人力比重较大;不使用或不依靠大型机械;多因地制宜,利用建筑结构等完成吊装任务。效率较低;风险较高。

起重量kN及以上,或搭设总高度m及以上,或搭设基础标高在m及以上的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考点24

在施工生产中,对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施工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时应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并按规定留取试件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应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

考点25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

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降低;水灰比增大,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增大混凝土的变形,造成质量事故。

考点26混凝土浇筑

浇筑前:应检查模板、支架的承载力(强度)、刚度、稳定性;

检查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规格,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制定浇筑方案。

浇筑时:分为连续浇筑和间断浇筑。浇筑后,振捣密实标准表面呈现浮浆不出现气泡不再沉落

考点27

考点28

预应力筋连同隔离套管应在钢筋骨架完成后一并穿入就位。就位后,严禁使用电弧焊对梁体钢筋及模板进行切割或焊接。隔离套管内端应堵严。隔离管套目的:不让所有预应力筋都使端头就受压而分散梁板的受压面。

严禁使用电弧焊对梁体钢筋及模板进行切割或焊接电弧焊切割钢筋,溅下铁水产生高温,侵害预应力筋,导致应力损失或丧失。(一般用切割机、砂轮锯)

考点29

考点30先张法预应力施工流程

制作台座涂刷隔离剂绑扎钢筋

安装预应力筋及隔离套管张拉预应力筋隔离套管封堵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放张预应力筋(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75%)

考点31

1.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

考点32

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白天气温高于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解释:温度太低,强度基本停止发展。温度太高,水化热来不及散发,内部易留下温度裂缝,使得浆液不密实。

埋设在结构内的锚具,压浆后及时浇筑封锚混凝土(锚具上放置网片筋,四周涂以聚氨酯防水涂料)。封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80%,且不低于30MPa。

考点33

1.从各种材料引入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最大含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0.06%。超过0.06%时,宜采取掺加阻锈剂、增加保护层厚度、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等防锈措施。

考点34

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具有可靠的锚固性能、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适用性。适用于高强度预应力筋的锚具(或连接器),也可以用于较低强度的预应力筋。仅能适用于低强度预应力筋的锚具(或连接器),不得用于高强度预应力筋。当锚具下的锚垫板要求采用喇叭管时,喇叭管宜选用钢制或铸铁产品。锚垫板应设置足够的螺旋钢筋或网状分布钢筋。锚垫板与预应力筋(或孔道)在锚固区及其附近应相互垂直。后张构件锚垫板上宜设灌浆孔。

考点35预应力“六不张拉”

没有预应力筋出厂材料合格证。预应力筋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配套件不符合设计要求。张拉前交底不清。准备工作不充分、安全设施未做好。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考点36

铺设防水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应准确,不得扭曲、皱褶。卷材的展开方向应与车辆的运行方向一致,卷材应采用沿桥梁纵、横坡从低处向高处的铺设方法,高处卷材应压在低处卷材之上。采用热熔法铺设防水卷材。

考点37防水涂料施工

防水涂料严禁在雨天、雪天和风力≥5级时施工。涂料防水层内设置的胎体增强材料,应顺桥面行车方向铺贴。铺贴顺序应自最低处开始向高处铺贴并顺桥宽方向搭接,高处胎体增强材料应压在低处胎体增强材料之上。胎体增强材料:用的化纤无纺布、玻璃纤维网等材料。

考点38防水层

防水层检测应包括材料到场后的抽样检测和施工现场检测。防水层材料到场后应按材料的产品标准进行抽样检测。防水层施工现场检测主控项目为粘结强度和涂料厚度。防水层施工现场检测一般项目为外观质量。(1)特大桥、桥梁坡度大于3%等对防水层有特殊要求的桥梁可选择进行防水层与沥青混凝土层粘结强度、抗剪强度检测。

考点39桥梁支座安装技术

桥梁支座的作用:位于桥梁和垫石之间,传力装置。桥梁支座的功能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保证可靠的传递支座反力(竖向力和水平力);支座对桥梁变形的约束尽可能的小,以适应梁体自由伸缩和转动的需要;支座还应便于安装、养护和维修,并在必要时可以进行更换。

考点40支座施工一般规定

(2)支座安装平面位置和顶面高程必须正确(XYZ三向),不得偏斜、脱空、不均匀受力。

(5)墩台帽、盖梁上的支座垫石和挡块宜二次浇筑,确保其髙程和位置的准确。垫石混凝土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考点41伸缩装置施工安装

由安装负责人检查签字后方可用专用卡具将其固定。预留槽内混凝土凿毛并清扫干净,吊装时应按照厂家标明的吊点位置起吊,必要时做适当加强。伸缩装置中心线与桥梁中心线重合,伸缩装置顺桥向应对称放置,沿桥面横坡方向测量水平标高,并用水平尺或板尺定位,顶面标高满足要求。将伸缩装置的锚固钢筋与桥梁预埋钢筋焊接牢固。

考点42土围堰施工要求

材料宜用黏性土、粉质黏土或砂质黏土。上游至下游合龙。筑堰前,河床之上的杂物、石块及树根等清除干净。堰顶宽度可为1~2m。机械挖基时不宜小于3m。堰外边坡迎水流一侧坡度宜为1:2~1:3,背水流一侧可在1:2之内。堰内边坡宜为1:1~1:1.5。内坡脚与基坑边的距离不得小于1m。

考点43钢板桩围堰施工要求

有大漂石及坚硬岩石的河床不宜使用钢板桩围堰。钢板桩的机械性能和尺寸应符合规定要求。施打钢板桩前,应在围堰上下游及两岸设测量观测点,控制围堰长、短边方向的施打定位。施打时,必须备有导向设备,以保证钢板桩的正确位置。施打前,应对钢板桩的锁口用止水材料捻缝,以防漏水。施打顺序一般从上游向下游合龙。钢板桩可用捶击、振动、射水等方法下沉,但在黏土中不宜使用射水下沉办法。经过整修或焊接后的钢板桩应用同类型的钢板桩进行锁口试验、检查。接长的钢板桩,其相邻两钢板桩的接头位置应上下错开。施打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桩的位置是否正确、桩身是否垂直,否则应立即纠正或拔出重打。

考点44沉桩顺序

对于密集庄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考点45

1.沉桩过程中发现以下情况应暂停施工,并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贯入度发生巨变。桩身发生突然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桩头或桩身破坏。地面隆起。桩身上浮。

考点46护桶作用

定位保护孔口、防止坍孔桩顶标高控制依据之一防止钻孔过程中的沉渣回流

考点47泥浆的作用

泥浆的作用:护壁、携渣、润滑、冷却。

考点48钻孔灌注桩施工流程

1→护桶制作并安放  7→吊放钢筋笼

2→钻机就位  8→二次清孔

3→钻孔到位  9→放隔水球

4→终孔验收  10→浇筑水下混凝土

5→一次清孔  11→拔出护桶

6→下放导管  12→凿除桩头

考点49泥浆护壁成孔

1.泥浆制备与护筒埋设

泥浆制备根据施工机具、工艺及穿越土层情况进行配合比设计,宜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护筒埋设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护筒顶面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并宜高出施工地面0.3m。其高度尚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灌注混凝土前,清孔后的泥浆相对密度应小于1.10;含砂率不得大于2%;粘度不得大于20Pa·S。现场应设置泥浆池和泥浆收集设施,废弃的泥浆、钻渣应进行处理,不得污染环境。

考点50

1.钻孔达到设计深度,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端承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mm;摩擦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mm。

考点51

考点52冲击钻成孔

冲击钻开孔时,应低锤密击,反复冲击造壁,保持孔内泥浆面稳定。每钻进4~5m应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均应验孔并应做记录。排渣过程中应及时补给泥浆。冲孔中遇到斜孔、梅花孔、塌孔等情况时,应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考点53人工挖孔

人工挖孔桩必须在保证施工安全前提下选用。挖孔深度不宜超过25m。开挖深度16m及以上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考点54

考点55钢筋笼与灌注混凝土施工要点

吊放钢筋笼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就位后应采取加固措施固定钢筋笼的位置。灌注桩各工序应连续施工,钢筋笼放入泥浆后4h内必须浇筑混凝土。桩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高出设计标高0.5~1m,确保桩头浮浆层凿除后桩基面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当气温低于0℃以下时,浇筑混凝土应采取保温措施,浇筑时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当气温高于30℃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混凝土采取缓凝措施。

考点56水下混凝土灌注

桩孔检验合格,吊装钢筋笼完毕后,安置导管浇筑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为~mm。质量控制主要措施(1)控制好混凝土塌落度,不宜大于mm,一般在±20mm。

考点57导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直径宜为20~30cm,节长宜为2m。导管不得漏水,使用前应试拼、试压。

考点58

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mm;导管首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应少于1.0m;在灌注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m。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并应控制提拔导管速度,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灌注过程中的故障应记录备案。

考点59

考点60

考点61

考点62

考点63桩的吊运、堆放

钢桩吊装应由具有吊装施工经验的施工技术人员主持。吊装作业必须由信号工指挥。

预制混凝土桩起吊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应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5%。

考点64柱式墩台施工

模板、支架稳定计算中应考虑风力影响。墩台柱与承台基础接触面应凿毛处理,清除钢筋污锈。浇筑墩台柱混凝土时,应铺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一层。墩台柱的混凝土宜一次连续浇筑完成。柱身高度内有系梁连接时,系梁应与柱同步浇筑。V型墩柱混凝土应对称浇筑。

考点65控制混凝土裂缝

1.裂缝分类:大体积混凝土出现的裂缝按深度不同,分为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三种:

表面裂缝主要是温度裂缝,一般危害性较小,但影响外观质量。深层裂缝部分地切断了结构断面,对结构耐久性产生一定危害。贯穿裂缝是由混凝土表面裂缝发展为深层裂缝,最终形成贯穿裂缝;它切断了结构的断面,可能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其危害性是较严重的。

考点66裂缝发生原因

水泥水化热影响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混凝土的沉陷裂缝

考点67养护时间

考点68简支梁、板安装

1.装配式桥梁构件在脱底模、移运、堆放和吊装就位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吊装强度,设计无要求时一般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吊装时,其孔道水泥浆的强度不应低于构件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

不应低于30MPa。吊装前应验收合格。

考点69

安装在同一孔跨的梁、板,其预制施工的龄期差不宜超过10d。梁、板上有预留孔洞的,其中心应在同一轴线上,偏差应不大于4mm。梁、板之间的横向湿接缝,应在一孔梁、板全部安装完成后方可进行施工。干接缝:用无溶剂型环氧树脂胶结剂将相邻的2块梁段粘结成一个整体。湿接缝:梁体间采用现浇混凝土把梁块连成整体的接缝。

考点70先简支后连续梁的安装

临时支座顶面的相对高差不应大于2mm。

考点71

施工程序应符合设计规定,应在一联梁全部安装完成后再浇筑湿接头混凝土。

考点72

对湿接头处的梁端,应按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凿毛处理。永久支座应在设置湿接头底模之前安装。湿接头处的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与梁体的接触面应密贴并具有一定的搭接长度,各接缝应严密不漏浆。负弯矩区的预应力管道应连接平顺,与梁体预留管道的接合处应密封;预应力锚固区预留的张拉齿板应保证其外形尺寸准确且不被损坏。

考点.湿接头的混凝土宜在一天中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段浇筑,

且一联中的全部湿接头应一次浇筑完成。湿接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不少于14d。

湿接头应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孔道压浆;浆体达到强度后应立即拆除临时支座,按设计规定的程序完成体系转换。同一片梁的临时支座应同时拆除。

考点74湿接头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临时及永久支座安装负弯矩预应力管道安装、穿筋浇筑湿接头混凝土、养护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拆除临时支座体系转换

考点75支(模)架法

1.支架法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支架的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要求,必要时,应采取加强处理或其他措施。应有简便可行的落架拆模措施。各种支架和模板安装后,宜采取预压方法消除拼装间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弹性变形。

考点76

安装支架时,应根据梁体和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设置预拱度。支架底部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不得被水浸泡。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防止支架不均匀下沉的措施。

考点77悬臂浇筑法

悬臂浇筑的主要设备是一对能行走的挂篮。挂篮在已经张拉锚固并与墩身连成整体的梁段上移动。绑扎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施加预应力都在其上进行。完成本段施工后,挂篮对称向前各移动一节段,进行下一梁段施工,循序渐进,直至悬臂梁段浇筑完成。

考点78悬浇顺序及要求

在墩顶托架或膺架上浇筑0号段并实施墩梁临时固结;在0号块段上安装悬臂挂篮,向两侧依次对称分段浇筑主梁至合龙前段;在支架上浇筑边跨主梁合龙段;最后浇筑中跨合龙段形成连续梁体系;

考点79

1.连续梁(T构)的合龙、体系转换和支座反力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龙段的长度宜为2m。合龙前应观测气温变化与梁端高程及悬臂端间距的关系。合龙前应按设计规定,将两悬臂端合龙口予以临时连接,并将合龙跨一侧墩的临时锚固放松或改成活动支座。合龙前,在两端悬臂预加压重,并于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逐步撤除,以使悬臂端挠度保持稳定。合龙宜在一天中气温最低时进行。合龙段的混凝土强度宜提高一级,以尽早施加预应力。连续梁的梁跨体系转换,应在合龙段及全部纵向连续预应力筋张拉、压浆完成,并解除各墩临时固结后进行。梁跨体系转换时,支座反力的调整应以高程控制为主,反力作为校核。

考点80拱形涵、盖板涵施工技术要点

遇有地下水时,应先将地下水降至基底以下mm方可施工,且降水应连续进行直至工程完成到地下水位mm以上且具有抗浮及防渗漏能力方可停止降水。拱圈和拱上端墙应由两侧向中间同时、对称施工。涵洞两侧的回填土,应在主结构防水层的保护层完成,且保护层砌筑砂浆强度达到3MPa后方可进行。回填时,两侧应对称进行,高差不宜超过mm。

考点81工艺流程与施工技术要点

1.工艺流程

现场调查→工程降水→工作坑开挖→后背制作→滑板制作→铺设润滑隔离层→箱涵制作→顶进设备安装→既有线加固→箱涵试顶进→吃土顶进→监控量测→箱体就位→拆除加固设施→拆除后背及顶进设备→工作坑恢复。

考点82顶进挖土

1.根据箱涵的净空尺寸、土质情况,可采取人工挖土或机械挖土。一般宜选用小型反铲按设计坡度开挖,每次开挖进尺0.4~0.8m,配装载机或直接用挖掘机装汽车出土。挖土顶进应三班连续作业,不得间断。

考点83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尽可能避开雨期。施工现场作业棚。基坑周边设挡水围堰、截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工作坑。边坡稳定,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冬雨期混凝土入模温度满足规范要求。

考点1明挖和盖挖的比较

第三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考点2

采用逆作法施工时要注意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问题,由于它是在上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再接着往下浇筑的,而混凝土的收缩及析水,施工缝处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缝隙,将对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和防水性产生不良影响。针对混凝土施工缝存在的上述问题,可采用直接法、注入法或充填法处理。其中,直接法是传统的施工方法,不易做到完全紧密接触。

注入法是通过预先设置的注入孔向缝隙内注入水泥浆或环氧树脂。

充填法是在下部混凝土浇筑到适当高度,清除浮浆后再用无收缩或微膨胀的混凝土或砂浆充填,充填的高度,用混凝土充填为1.0m;用砂浆充填为0.3m。

为保证施工缝的良好充填,一般设置“v”形施工缝,其倾角以小于30°为宜。试验证明注入法和充填法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考点3

浅埋暗挖法:“十八字”方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特点:

围岩自承能力弱对开挖面前方地层的预加固和预支护新奥法施工地层预加固和预支护: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砂砾土、砂性土、黏性土或强风化基岩等不稳定地层。这类地层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自稳时间短暂,往往在初期支护尚未来得及施作,或喷射混凝土尚未获得足够强度时,拱墙的局部地层已开始坍塌。

为此,需采用地层预加固、预支护的方法,以提高周围地层的稳定性。常用的预加固和预支护方法有:小导管超前预注浆和管棚超前支护,详见2K条和2K条。

隧道土方开挖与支护: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及隧道断面,选用不同的开挖方法,

但其总原则是:预支护、预加固一段,开挖一段;开挖一段,支护一段;支护一段,封闭成环一段。掘进方式选择详见2K条。

初期支护形式:隧道初期支护施作的及时性及支护的强度和刚度,对保证开挖后隧道的稳定性、减少地层扰动和地表沉降,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诸多支护形式中,钢拱锚喷混凝土支护是满足上述要求的最佳支护形式。初期支护形式详见2K条。

二次衬砌:初期支护的变形达到基本稳定,且防水结构施工验收合格后,可以进行二次混凝土衬砌灌注工序。二次混凝土施工详见2K条。

监控量测:利用监控量测信息指导设计与施工是浅埋暗挖施工工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文件中应提出具体要求和内容,监控量测的费用应纳入工程成本。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有专门机构执行与管理,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统一掌握、统一领导。经验证明拱顶下沉是控制稳定较直观的和可靠的判断依据,水平收敛和地表下沉有时也是重要的判断依据。

补充:管线沉降+地上建(构)筑物沉降

考点4

考点5

考点6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1.一般情况下,将断面分成环形拱部、上部核心土、下部台阶等三部分。根据断面的大小,环形拱部又可分成几块交替开挖。环形开挖进尺为0.5–1.0m,不宜过长。台阶长度一般以控制在1D内(D一般指隧道跨度)为宜。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施工顺序:开挖环形拱部;

架钢支撑;挂钢筋网;喷混凝土;初衬保护下开挖核心土和下台阶;接长钢支撑+喷混凝土+封底;依据监测看初衬是否稳定;不稳定:继续监测,采取措施;稳定:防水隔离层+二次衬砌。注意事项1.虽然核心土增强了开挖面的稳定,但开挖中围岩要经受多次扰动,而且断面分块多,支护结构形成全断面封闭的时间长,这些都有可能使围岩变形增大。因此,常要结合辅助施工措施对开挖工作面及其前方岩体进行预支护或预加固。

考点7

1.双侧壁导坑法

施工顺序:开挖一侧导坑,并及时地将其初次支护闭合。相隔适当距离后开挖另一侧导坑,并建造初次支护。开挖上部核心土,建造拱部初次支护,拱脚支承在两侧壁导坑的初次支护上。开挖下台阶,建造底部的初次支护,使初次支护全断面闭合。拆除导坑临空部分的初次支护。施作内层衬砌。优缺点:双侧壁导坑法虽然开挖断面分块多,扰动大,初次支护全断面闭合的时间长,但每个分块都是在开挖后立即各自闭合的,所以在施工中间变形几乎不发展。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双侧壁导坑法所引起的地表沉降仅为短台阶法的1/2。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较为安全,但速度较慢,成本较高。

考点8

CD工法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在CD工法基础上加设临时仰拱,即所谓的交叉中隔壁法(CRD工法)。临时结构,为改善上部支撑结构受力条件,隧道底部反向设置的拱形结构。仰拱的作用传递荷载作用隧道上部的地层压力传递到地下,抵抗隧道下部传来的反力。

封闭作用封闭围岩,防止围岩变形过大,提高整体承载力。

支撑作用增加底部和侧墙部的支撑抵抗力,增加了结构稳定性。

考点9喷锚暗挖与初期支护

喷锚暗挖与支护加固浅埋暗挖法施工地下结构需采用喷锚初期支护,主要包括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钢拱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支护结构形式;可根据围岩的稳定状况,采用一种或几种结构组合。在诸多支护形式中,钢拱锚喷混凝土支护是满足上述要求的最佳支护形式。暗挖隧道内加固支护技术(1)主要材料1)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早强混凝土(速凝更合适),其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选用具有碱活性集料。使用前应做凝结时间试验,要求初凝时间≤5min,终凝时间≤10min。2)钢拱架宜选用钢筋、型钢、钢轨等制成,采用钢筋加工而成格栅拱架的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8mm。

格栅加工及安装格栅拱架和钢筋网片均应在模具内焊接成型。

格栅拱架、钢筋网片加工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8”字筋布置应均匀、对称,方向相互错开,“8”字筋间距不得大于50mm。节点板用连接螺栓紧固。格栅拱架主筋和“8”字筋之间、主筋与连接板之间应双面焊连接。钢架主筋应相互平行,偏差应不大于5mm。连接板应与主筋垂直,偏差不得大于3mm。首榀格栅拱架应进行试拼装,并应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批量加工。连接筋长度应为格栅拱架间距+搭接长度;采用双面搭接焊时,搭接长度为5d;单面焊的搭接长度为10d。在自稳能力较差的土层中安装格栅拱架时,应按设计要求在拱脚处打设锁脚锚管,以防止拱架下沉。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应紧跟开挖工作面,应分段、分片、分层自下而上顺序进行,混凝土厚度较大时,应分层喷射,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混凝土一次喷射厚度宜为:边墙70~mm,拱部50~60mm。喷射时,应先喷格栅拱架与围岩间的混凝土,之后喷射拱架间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的养护应在终凝2h后进行,养护时间应不小于14d;当环境潮湿有水时,可根据情况调整养护时间。锁脚锚杆注浆加固隧道拱脚应采用斜向下20°~30°打入的锁脚锚杆锁定。锁脚锚杆(管)应与格栅焊接牢固,打入后应及时注浆。锁脚锚杆:为确保围岩安全,开挖下一断面前,在拱脚处插入锚杆。作用:防止拱顶下沉,稳定拱脚。

初期支护背后注浆隧道初期支护封闭后,应及时进行初支背后回填注浆。注浆作业点与掘进工作面宜保持在5~10m的距离。背后注浆:拱和围岩间有空隙(超挖),形成空洞,虽然初期支护做完,但是和围岩形成分离局面,初期支护和围岩不能一起承受荷载,无法控制沉降。作用:加固、改善受力、控制地层沉降、防水。

背后回填注浆应合理控制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当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出现异常时,应分析原因,调整注浆参数。隧道内锚杆注浆加固锚杆施工应保证孔位的精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钻孔不宜平行于岩层层面,宜沿隧道周边径向钻孔。锚杆必须安装垫板,垫板应与喷射混凝土面密贴。

钻孔安设锚杆前应先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孔位、孔径、孔深要符合设计要求,锚杆露出岩面长不大于喷射混凝土的厚度,锚杆施工应符合质量要求。

考点10暗挖隧道外的超前加固技术

降低地下水位法当浅埋暗挖施工地下结构处于富水地层中,且地层的渗透性较好,应首选降低地下水位法达到稳定围岩、提高喷锚支护安全的目的。含水的松散破碎地层宜采用降低地下水位法(井点降水),不宜采用集中宣泄排水的方法(集水明排)。

确保降水引起的沉降不会对已存在构筑物或拟建构筑物的结构安全构成危害。降低地下水位通常采用地面降水方法或隧道内辅助降水方法。地表锚杆(管)地表锚杆(管)是一种地表预加固地层的措施,适用于浅埋暗挖、进出工作井地段和岩体松软破碎地段。地面锚杆(管)按矩形或梅花形布置,先钻孔→吹净钻孔→用灌浆管灌浆→垂直插入锚杆杆体→孔口将杆体固定。地面锚杆(管)支护,是由普通水泥砂浆和全粘结型锚杆构成地表预加固地层或围岩深孔注浆加固地层。中空注浆锚杆、树脂锚杆、自钻式锚杆、砂浆锚杆和摩擦型锚杆。(口诀:末中枢自杀)冻结法固结地层用于富水软弱地层安装冻结器(工作站)→铺设冻结管网→形成冻结期(水变冰)→维护冻结期→解冻期(冰变水)冻结法主要优缺点:主要优点:冻结地层强度高;地下水封闭效果好;地层整体固结性好;对工程环境污染小。主要缺点:成本较高;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考点11复合式衬砌与防水体系

1.喷锚暗挖(矿山)法施工隧道通常采用复合式衬砌设计,衬砌结构是由初期(一次)支护、防水层和二次衬砌所组成。2.喷锚暗挖(矿山)法施工隧道的复合式衬砌,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辅加防水层组成防水体系,以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洞、预埋件、桩头等接缝部位混凝土及防水层施工为防水控制的重点。

复合式衬砌防水层施工

(1)复合式衬砌防水层施工应优先选用射钉铺设。

ECB卷材:乙烯共聚物改性沥青树脂,高分子热塑性材料。ECB卷材和衬垫卷材对比:衬垫卷材被射钉固定,保护ECB卷材;ECB卷材主要起防水作用。

防水层施工时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平顺,不得留有锚杆头或钢筋断头,表面漏水应及时引排,防水层接头应擦净。

考点12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

二衬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主体结构防水混凝土在工程结构中不但承担防水作用,还要和钢筋一起承担结构受力作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用膨胀水泥或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膨胀剂配制而成的一种微膨胀混凝土。它可以针对普通混凝土收缩变形大、易产生裂缝的弊病,起到相对补偿的效果。

二衬混凝土浇筑应采用组合钢模板体系和模板台车两种模板体系。对模板及支撑结构进行验算,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防止发生变形和下沉。模板接缝要拼贴平密,避免漏浆。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模筑,两侧边墙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底部采用附着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两侧对称,水平浇筑,不得出现水平和倾斜接缝;如混凝土浇筑因故中断,则必须采取措施对两次浇筑混凝土界面进行处理,以满足防水要求。

考点13

竖井井口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竖井应设置防雨棚、挡水墙。竖井应设置安全护栏,护栏高度不应小于1.2m。竖井周边应架设安全警示装置。

竖井开挖与支护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状态,按设计要求或专项施工方案采取地下水控制及地层预加固的措施。井口地面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值;井口应设置挡水墙,四周地面应硬化处理,并应做好排水措施。应对称、分层、分块开挖,每层开挖高度不得大于设计规定,随挖随支护;每一分层的开挖,宜遵循先开挖周边、后开挖中部的顺序。初期支护应尽快封闭成环,按设计要求做好格栅钢架的竖向连接及采取防止井壁下沉的措施。

考点14马头门施工技术

竖井初期支护施工至马头门处应预埋暗梁及暗桩,并应沿马头门拱部外轮廓线打入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破除马头门前,应做好马头门区域的竖井或隧道的支撑体系的受力转换。延伸解释:马头门处结构受力复杂,施工方法应更为稳妥可靠,以保证此处土体的开挖过程中,保持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6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