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设备

编辑

环仪仪器

沉积在绝缘子表面的污染物有两个主要成分,即润湿时形成导电层的可溶性污染物和可溶性污染物形成粘合层的不可溶性污染物。为了模拟闪络试验中的实际污染程度,交流高压绝缘子闪络试验采用的测试程序符合GB/T、IEC和IEEEStd–的要求,试验程序如下。

试验设备:环仪仪器电力覆冰人工气候试验室

参考标准:GB/T、IEC和IEEEStd–

实施步骤:

1)预污染

首先,仔细清洗并干燥绝缘子串。在第一次污染之前,先用水和高岭土的浆液清洗绝缘子串,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燥后,使用固体层法对标本进行人为污染,测量如上所述的ESDD和NSDD。然后将标本自然干燥24小时。

2)湿积雪

标本以所需的排列方式悬挂在气候室中。为了沉积湿雪,气候室首先冷却至预设温度-16℃,然后保持恒定。喷涂用水的电导率为μs/cm,喷涂前预冷至4~5℃。达到预设温度后,需要一小时的温度稳定时间。然后,打开雪炮以产生湿雪。供水压力设定为PSI,产雪量为20m3/h。

在上述条件下,实测湿雪液态水质量分数为20%~25%。由于结冰程度是影响闪络电压的重要因素,因此每次湿积雪持续20分钟才能获得相同的积雪程度。在此降雪程度下,普通棚单串90%以上被桥接。之后,将室内温度保持在-16℃,持续15分钟以使雪硬化。最后,打开室门,以3℃/h将环境温度升高至0℃。

3)湿雪闪络试验

采用均匀上升法,获得了湿雪条件下各种绝缘子串布置的平均闪络电压。首先,以5kV/s的速率升高电压直至闪络。然后,降低室内温度,使绝缘子表面的雪重新冻结约5分钟。之后,重复进行闪络试验。每个湿积雪都暴露在电压下3-5次,并且每个绝缘子串布置的积雪至少进行4-5次。由于湿雪闪络试验中闪络电压非常分散,只有相对差低于7.5%的试验才被认为是有效的试验。为了获得平均闪络电压,应至少进行10次有效测试。

以上就是交流绝缘子湿雪闪络试验,如大家想了解更多绝缘子闪络试验相关知识,可以访问“环仪仪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8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