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验设备 >> 试验设备发展 >> 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关系到高校的发展,需要
大型仪器设备属于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物质条件,不仅关系实验室装备是否完整,也象征着高校教学科研的实力。由于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型设备不断被应用其中,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管理存在众多问题,使用效率不高,功能无法充分展现。所以需要结合大型仪器设备的具体情况做好管理工作,发挥其基本功能,是当前高校设备管理部门需要有效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存在问题
当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有效购置使用和后续管理中制定了规范化规章制度,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存在问题具体展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仪器设备购置缺乏统筹规划
现在大多数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主要是部门提出申请意见,缺少对部门以及学校现有设备综合考虑统筹规划的工作流程,如对已经拥有的仪器进行整体检查,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哪些需要更新?是否符合校内具体情况?各部门提出的购置计划是否重复或者相似?哪些能够共享?
实际上,各部门制定的购置计划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甚至有学校和部门,得到购置设备基金,未达到限期使用的目的,匆忙决定突击购置设备。还有一些学校将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作为摆设,并未考虑功能性和实用性,加上高校之间购置设备缺少有效沟通和考虑,各自为政,从而导致高校内和高校间对于相似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盲目购置。
2.维修机制不完善,经费不足
大型仪器设备的维修维护机制不够规范和完善,高校管理人员对于大型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不够重视,缺乏责任感,秉持着注重使用、轻视维护的原则开展工作,导致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成本提升,造成仪器自身损耗的现象,经费都需要靠学校承担。
学校经费紧张,不能为设备提供维修费用,后续出现故障,得不到及时修复,导致仪器出现闲置。加上高校内部缺少必要运行经费,有需求的人员由于不敢使用或者少使用,管理者也怕使用后以及出现故障无人维修,导致大型仪器在高校中的使用效率降低。
3.管理封闭,开放性不足
高校大型设备通常是在本单位内进行使用,进而形成了封闭形式,缺少对外宣传交流,校内外的开放程度不够,导致仪器无法发挥自身的功能,缺少任务量而被白白闲置。加上信息不够流畅,校内外并未结合需求进行仪器设备的使用,将其限制在特定范围内,导致开放共享程度低,利用效率不佳。
二、大型仪器设备有效管理的方法
1.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设备教育部门
针对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方法出台了相关政策,尝试从根本上有效控制设备重复购置问题,从而保证资源有效运用和共享,以及设备高效利用,在不断提高财政经费的同时,促进大型仪器设备的发展。高校在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前需要组织专家论证,要求专家做好评估工作,分析校内具备的仪器设备后,结合具体情况购置仪器设备,还要到市场上进行有效调研,对仪器设备是否符合本校工作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还要充分了解设备存在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管理方法和使用效率,是否能够实现共享等。
与此同时,还要对校内教师和研究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其在研究领域内是否需要购置此种大型仪器设备,对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过程进行有效规划,统筹安排,保证各项流程规范,做好设备购置项目立项,由领导进行审批,并对经费进行预算,最后得到批准后进行购置。
做好审查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考虑多种因素,避免高校出现盲目购置现象发生,保证购买的仪器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不断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2.制定大型仪器保养维修机制
在高校内部,一旦发现大型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和问题,管理工作人员就要及时处理,无法有效处理的则需立即上报到管理部门,由管理部门派遣相关技术人员对大型机设备进行维修,以确保大型仪器设备能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展现出自身价值。
一旦发现仪器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没有及时修理和上报的管理者,需要严肃查处,给予处理和惩罚。还要注重结合高校具体情况,构建大型仪器设备维修专项基金,由设备部门对基金进行统一管理和使用,将基金主要使用在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升级上,以确保大型仪器设备不出现任何故障问题,能够为后续工作奠定有力基础。
3.构建仪器设备开放机制
新时代要注重结合时代需求,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机制,将其有效引入开放服务平台中,打破传统封闭性格局管理,不断提高设备的共享性。成立开放基金,将其用于补贴大型仪器设备运行的费用上,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能够有效参与仪器设备管理中,做好开放实验和科研项目工作。
使用人员可以通过开放基金资助支付费用,并且大型仪器设备可以通过收取费用获取运作经费,给予操作人员利益补偿,强化双方利用设备的积极性的同时,能够提高设备利用率。还要在新时代下强化仪器资源的网络化管理力度,借助新型网络技术,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内部存在的信息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将仪器的开放共享信息,借助信息平台和手段,发布到网络上,强化资源管理透明度和公开性的同时,保证人员能够便利获得资源信息。
同时能够实时掌握仪器运行状态,通过网络查询预测等掌握大型仪器设备存在的功能,保证学校实验室和设备运行的所有工作都能够实现网络化特征,结合交互式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提升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4.强化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工作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结合时代需求,转变观念,注重优化实验技术队伍,不再使用保姆式设备管理员,而是需要管理式的高级人才,对大型仪器设备进行管理,因此,需要强化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以及业务素养等。
对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保证管理者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能够与时俱进,随时代变化而更新,便于挖掘出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还要注重构建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者、技术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对于在管理过程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精神物质奖励,还要注重在工作量计算、评定职称上设置机制,激发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踊跃参与管理工作,以此不断保障大型仪器设备能够在被使用后及时维修和保养,为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更多物质条件和基础。
同时还要注重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意识,承担对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以及养护职责,避免高校内部出现花费巨资购置的设备闲置局面出现。
通过定期培训形式强化工作人员基本素质和能力,保证人员对新兴技术产生敏感性,强化学习,注重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从而可以确保大型仪器设备更好运行。与此同时还要懂得研读和分析国内外先进管理手段,为仪器设备提供合理化管理、服务,工作人员具备协调能力和严谨态度,从而可以更好地推动仪器设备的使用。
5.建立独立综合性实验中心
传统高校实验室的构建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和专业进行设置,此种形势下,大型设备仪器管理过于封闭,导致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低下,无法在短期内彰显自身的功能,并且使用寿命短,存在众多弊端。
基于此种情况下,需要强化对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就要结合时代需求,构建综合性的实验中心,对具有相似功能和专业进行实验室中心构建,由学校统一管理和布局,独立于专业学科之外,学校实验中心对具体情况进行统一管理和划分,对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合理划分,在增强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同时,能够实现更多功能,避免出现闲置问题。
结语总而言之,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需要引起高校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9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