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验设备 >> 试验设备市场 >> 液流电池大败局长时储能为何没有在美国落地
反思美国液流电池之失
液流电池技术肇始于美国,如今西风东渐,全钒、锌铁、锌溴、全铁等多个技术流派在中国市场大放异彩,成为近几年长时储能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开始服务于越来越多的发电厂项目,在电力网络中逐渐占据重要位置。
但当我们回顾海外液流电池行业的发展史,就会惊讶地发现,美国的长时储能市场起步很早,中途几乎团灭,到现在,发电侧配储很少见到液流电池的踪影。
这是为什么?对中国市场有哪些启发?美国等海外市场引进的技术路线,就一定匹配中国的水土么?本文继续聚焦锌基与全铁两条技术路线,以一探究竟。
锌基路线的ViZn公司和全铁路线的ESS公司近期表现不佳,根源在于其技术路线的不可靠。
尤其是ViZn公司,其代表的锌基路线有诸多不可克服的技术本征问题。故而ViZn在海外的落地,只是局限于实验室与户用场景,没有可靠的公开资料证明其曾经完整地落地到电网上。
锌基液流电池之所以不能用于长时储能,是因为锌在充电的氧化还原过程中,会沉积一层Zn金属单质,而沉淀表面积有限,因此沉淀一层后就无法继续反应了,充电的量取决于Zn固体的表面积大小。因此,锌基电池并不可以无限制地长时间充电,也就是不能实现长时储能。
锌溴带两个相变,有能量损耗。锌铁带一个相变,有严重的锌沉积问题,导致其电池容量衰减特别快。
在美国的市场环境下,锌溴发展为目前技术成熟度最高的一类锌基液流电池体系,其充放电次数在实际运行中约为-5次,为锌基液流电池表现最好的,多投放在户用储能系统,卖的甚至比特斯拉旗下的Powerwall要好。
由于锌铁的问题实际上比锌溴更多,ViZn早早将其向外兜售,甚至都没有将其应用在户用储能端。
年6月,ViZn不再从事电池开发业务,转而提供电池技术,并在年宣布与纬景储能牵头的中国工业财团合作。由于长时储能崛起背后所涉及的美国军方背景,这种类型合作往往存在供应链安全风险。
国内的纬景储能在年成立,引进了ViZn授权的锌铁液流储能技术。
在今年10月26日纬景储能主办的“碳索日”上,纬景储能声称,其新产品“有着kW的电池功率、kWh的电池容量,电池寿命可达25年,循环次数大于0次。”
纬景储能是否解决了锌基电池的本征问题、电池实际运行效果如何,是如何在短短五年内,将充放电循环次数提高了十倍以上,并将在美国无法落地长时储能的技术转为电网使用?
须知,电池属化学领域,科技进步极为缓慢,美国成熟科研与市场环境下都未解决的问题,为何到了国内就能突飞猛进?
以下为正文:
继上篇液流储能文章中我们提到,ViZn的锌铁路线和ESS的全铁路线在美国肥沃的研发土壤中未能崛起。
此后,经过与业内相关人士的探讨,本篇将通过复盘美国液流电池的发展历史以及锌铁和全铁的技术路线,从以下三个方面回顾美国锌铁和全铁液流电池的发展:
1、ViZn和ESS的近期表现;
2、外部市场流变;
、技术本征问题。
01ViZn和ESS的近期表现年月,ViZn遭遇投资人撤资风波,当年6月,在收到新一轮万美元融资后,首席执行官JohnLowell便已经意识到ViZn的液流电池在美国前景不大,于是退出电池开发,摇身一变成为电池技术供应商。
其实,早在撤资前两年的年,ViZn有过海外电网项目落地。ViZn曾在印度落地过一个1MWh的电厂项目,由RaychemRPG进行设备安装和集成。但从两年后投资人撤资来看,ViZn的这一尝试并不成功。
图源:BatteryPower
年1月,ViZn宣布与中国一个名为纬景的工业财团开始合作。
图源:WoodMackenzieGTM报道,WeView即纬景
中国储能网报道,根据协议,ViZn公司将技术授权给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与ViZn合作的公司还包括:江苏华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HasenElectric)、上海智炼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Intelion)和江西乐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JiangxiLelai)等。
此外,以上数家中国公司构成的工业财团,还收购了ViZn公司部分股权。
在热闹的美国资本市场,ViZn的动作没有引起华尔街日报等主流美国媒体的报道。
不过,液流电池方案在发展初期得到了美国军方的支持,美军是众多液流电池供应商的绝对优质客户,为美军做供应商得到的报价是一般市场价的数倍,毛利奇高。
ViZn也不例外,在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9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