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验设备 >> 试验设备市场 >> 针对净化洁净无尘车间装修工程的质量保证措
针对净化洁净无尘车间装修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该工程中标后,我们将作为重点组织施工,质量目标定为:分项、分部工程一次交验合格,工程项目达优良工程,为实现这一目标,特制定如下措施:
1.洁净厂房工程开工前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详细编制《质量计划》,它是组织施工的重要文件,其中明确了项目主要负责人各自的职责和工作范围。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以保证质量为目的,将项目内部各责任人员,各部门之间以及项目部与公司之间的一切管理活动严密协调地组织起来,明确他们在保证工程质量方面的任务、责任、权限、工作程序和方法,建成一个有机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在项目上贯彻执行。
2.一旦该项目中标,由公司经理、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各专业人员,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详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它是组织施工的全面性的技术文件,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及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文件。因此,对本工程要进行详细规划,尤其着重加强焊接人员和设备,仪表安装和调试人员的安排。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重点确定施工程序安排是否合理,施工进度安排是否符合实际、合理,采用的施工方法在技术上是否先进,对保证工程质量是否有效等等。
2.无尘车间施工前期准备的质量管理:
(1)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图,正确选定施工所需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及各项规定,以正确指导施工,避免误用引起质量事故。
(2)认真审阅施工图纸,熟悉设计意图和施工规范,做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的准备工作,将一些质量隐患事先予以消化。
(3)在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下,编制分项、分部工程和重要部位的施工技术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
(4)建立健全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检查验收制度以及保管和领用制度,防止错领和错用,严禁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物资进入施工现场。
(5)严格对施工机械和检测仪器、测试设备、计量器具的使用与管理规程。所有投入施工的设备应事先做好维护、保养及性能试验工作,使设备以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各种检测仪器及器具应检定合格,以保证检测仪器、测试设备和计量器具测试数据正确无误。
(6)施工前,做好施工人员培训工作,编制施工现场人员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计划,对上岗人员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如电焊工),必须经培训教育考核合格并了取得上岗资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7)建立技术资料台帐,施工所需的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技术文件、规程、规范、标准、质量检验证、表格等,在开工前准备齐全,保证施工所需。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出的作废文件作出标识并及时撤出销毁,以保证现场所用的所有技术文件的有效性,防止误用已作废或过时的文件而引起质量事故。
3.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1)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各级质量保证机构,用全面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以保证质量为目的,明确各级质量保证机构和质保人员的任务和责任,根据施工程序形成的质量保证体系,对质量在形成过程中实行全面控制。
(2)施工技术人员和质检员针对工程概况、工程特点和施工特点、施工程序、操作方法、保证质量措施、施工机具及检测器具、规程、规范、质量标准、工艺试验与评定结论等内容,对操作者进行全面技术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技术复核工作。
(3)工艺文件控制
用于指导施工的工艺文件(包括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规范、标准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修改,并遵守以下规定:
①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等,未经批准不得施工;
②作业指导书(工艺卡)签名、审批手续不齐全不执行;
③工艺文件确实需要修改时,应按原文件的审批程序重新进行修改审批。
(4)设备质量控制(包括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①对重要过程的生产设备应进行设备能力认可,以保证过程质量;
②现场使用的设备均应按设备的使用要求安排适宜的工作环境;
③施工过程使用的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均必须经过校准,其准确度应符合规定要求;
④在使用过程中,按《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操作规程要求,对设备进行适当的维护、保养,保持设备的过程能力。
(5)材料质量控制
①所有投入施工的材料(包括辅助材料及零配件),均应按图纸及有关工艺文件要求对材料的标识、名称、材质、型号、规格、数量等进行验证,防止误用未经检验或经验证不合格以及不符合图纸、工艺文件要求的其它材料、配件;
②现场施工用料,项目部或施工单位应安排适宜堆放场地,对有特殊要求的材料(如焊材),应设置专门库房,并按有关管理规定进行控制;
③现场使用的零配件应做到“三不落地”,即法兰、垫片、螺栓不落地,确保配件的安装质量。
(6)工序质量控制
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工艺卡等的要求提出工序质量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施工过程中,应严肃工艺纪律,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法规,按操作规程、施工验收规范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施工。具体要求如下:
①明确各个岗位的质量目标,各个环节工作紧密衔接不脱节,事有人管,章有可循;
②建立质量控制点,明确需检验工序的名称、内容及检验、确认、见证、评定职责。加强工序质量控制。
③按操作者自检、互检和专职质检员专检的“三检”进行工序质量控制,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转入下道工序;
④严肃工艺纪律,按规定组织施工,控制质量通病,消除质量隐患,坚持预防为主;
⑤工序交接管理
工序与工序之间实行交接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按要求进行自检,质量检验部门按工艺文件规定的重要过程、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组织质量检查、确认,只有经质量检验确认合格的过程才能办理交接,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⑥因施工上的需要临时采用的垫片、法兰、阀门、螺栓等,均应挂牌标识,以便以后更换工作。
5.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做好“质量第一”的传统教育工作,强化和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定期学习规范、规程、标准、工法。
6.与设计院密切配合,了解设计意图,掌握图纸细节,结合现场情况处理好各专业图纸间的矛盾。搞好图纸汇审,防止出现漏、错、碰、缺等问题,坚持按图纸施工。
7.项目经理部及各施工队均设专职质检员。专职质检员拥有质量否决权,可制止违反规范、规程、质量标准的行为,并责令违规者停工整修。
8.积极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9.成立QC质量活动小组,加强质量跟踪检查,掌握施工质量动态,及时发现不良苗头及隐患,提出并落实解决措施,杜绝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10.贯彻奖优罚劣制度,开展技术比赛,推行样板工程。